宪法是一个国家中全体人民的政治共识的体现。基于人民主权原则制定的宪法汇总了全国人民共同认可的价值观念,有利于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宪法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许多国家在宪法中明确规定国家的领土组成,任何分裂行为都会被视为对宪法的违反。某此缺乏统一传统的国家,通过在宪法中确认联邦制,并以具体的制度安排保障各州(邦)的利益,使得国家团结为一个整体。在我国,基于特殊的历史和时代背景,宪法规定民族平等原则,确立民族区城自治制度;并创造性地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予以法律化,确立特别行政区制度,有力地维护了国家统一。而依据宪法制定的《反分裂国家法》更为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
宪法有利于促进世界和平。有的国家的宪法序言中将和平作为宪法的基本价值追求,有的国家将和平主义规定为宪法的基本原则有的国家将破坏国际和平的行为规定为违宪,这些规定对于世界和平这一全人类的共同目标的实现有着积极作用。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士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五项原则,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帆,坚定不移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写人序言,反映出中国是世界和平的积极推动者,是国际杜会新秩序的积极倡导者。“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想是中国为新时代全球治理贡献的中国智慧。
以上几个方面共同体现了我国宪法的规范、引领、推动、保障作用。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根据宪法规定和宪法精神,我国不断发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积极发展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等各项事业,建立和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推进社会全面进步。宪法有力促进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对国家的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对国家的各方面事业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只有认真贯彻实施宪法,坚持和完善宪法确立的各方面的制度和体制,才能保证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向前发展,保证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断得到实现,保证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