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学院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黄金货币金融属性的变迁

院校:邢台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5 09:58:34


    黄金货币金融属性的变迁

    中国是最早将黄金作为货币的国家之一,最早在公元前22世纪的夏代就将黄金作为货币使用了。欧洲最早的金币奥古斯塔铸造于1231年,1252年佛罗伦萨铸速了著名的金币弗罗林。以中国为例;殷商及西周时期,黄金作为制造装饰品的贵金属很早就为人们所喜爱。根据《春秋》《管子》等文献记载,到了春秋战国时期,黄金已经具备了以下功能:第一,交换手段;第二,价值尺度;第三,(国际货币“国际”是指当时的诸侯国之间);第四,大量用于赏赐、馈赠、贿赂。到了泰朝至西汉时期,黄金货币开始盛行。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颁布了中国最早的货币立法,规定黄金为“上币”。西汉交易中盛行使用黄金,小宗买卖都使用铜钱,价值大的均以黄  金计算,关系重大的活动都使用黄金。在此阶段,黄金充分履行着赏赐、贮藏财富以及价值尺度的职能。东汉至隋朝时期,黄金的流通作用成退,黄金愈加贵重,黄金的用途有了很大改变,用于大额支付和商品交易的情况锐减。黄金主要用于贮藏和装饰。第一,黄金充分发挥了价值保值的作用。第二,务侈的黄金饰品成为时尚。南北朝时,黄金制的钱币开始出现。唐宋时期黄金货币作用上升,唐代金银仍被视为财富宝藏,用于赏赐和馈赠、贿赂等。元朝以后黄金 货币作用消失、元朝以后,纸币逐渐流行,黄金进一步退出流通领城。尤其是明朝,曾明令禁止民间用金银交易,黄金的货币地位正式被取消,黄金主要起贮藏作用。

    在近代统一的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之前,各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金银复本位货币制度。

    在金银复本位制度下,政府规定全银之间的价值比率并接这一比率无限买卖金银,此时,黄金的金融属性克分体现在流通手段,价值尺度、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时间货币的职能上。历史上第一个金币本位制国际货币体系以黄金为核心本位货币。到1914年已有59个国家实行了金本位制。黄金是货币历史上第一个国际性也是最后一个本身拥有价值而又固定克当一般等价物与价值尺度的实质性货币。黄金是本位货币,是国际硬通货,可自由进出口,可支付贸易赤宇,可作国内货币流通。黄金可以自由铸造、自由兑换,自由输出。

    “一战”对金本位带来冲击1933年世界性经济危机时,黄金紧缺并且受到官方控制“金本位制”彻底崩溃。各国纷纷加强了贸易管制,禁止黄金自由买卖和进出口,公开的黄金市场失去了存在的基础,伦敦黄金市场关闭。

    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中黄金的金融属性主要体现在其货币职能方面;第一,美元与黄金直接挂的,第二,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即同美元保持国定汇率关系,随着美元的逆差、黄金储备的减少以及美元过剩等原因,布雷顿森林体系暴露了其致命弱点。即“特里芬难题”,美国于1971年宣布实行“新经济政策”停止各国政府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

    1978年4月1日“牙买加协议”生效,协议规定黄金非货币化,黄金既不再是各国货币的评价基础,也不能用于官方之间的国际清算。牙买加协议使黄金失去了其最直接的金融属性一货币职能。尽管黄金不再在货币体系中发挥作用,黄金仍可作为一种能突破地城限制和时空阻隔的国际公认资产,黄金具有其独特的流通性和变现性,仍是重要的国家储备资产和战备资源。作为投资载体,黄金仍与金融活动保持着关系,信用货币缺乏的情况下,变现黄金是最后支付手段。

    尽管黄金逐渐被非货币化,但黄全的金融属性仍然在多次事件中凸显,如197年亚测金融风暴中亚洲东南亚多国货币汇价急跌、2001年的美国“"9.11"事件全球金融市场一片混乱中、2002年全球反恐和印巴紧张局势以及2003年4月一意孤行的美国对伊拉克战局中,黄金价格上升,成为瞩目的焦点。

    在当代,黄金仍然是各国外汇储备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央行认为,不管黄金的价格如何变化,它仍然是全球货币的重要组成部分,欧洲央行目前拥有黄金储备875.6吨,占外汇储备总量的50%。近年来,虽然一些发达国家央行试围减少部分黄金储备,也有发展中国家在增加外汇储备,但是总体情况来看,黄金储备地位仍然非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