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鲁医学院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内生增长理论

院校:齐鲁医学院 发布时间:2025-03-04 10:30:14


    内生增长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罗默和卢卡斯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在反思新古典增长理论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一种新的增长理论,即内生增长理论。这一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重大突破。以往增长理论中将储蓄率、人口增长和技术进步等经济增长重要因素视作外生变量(即一个给定的最),也就是说这些因素是经济增长的动力而不是经济增长的后果。而现实经济中,储蓄率的变化、人口增长率的变化和技术进步不仅是经济增长的动力,同时也是经济增长的后果,因而不可能是一个外生变量,而是随着经济增长而变化的量。内生增长理论试图避免这一缺陷,将这些重要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用规模收益递增和内生技术进步来说明各国经济如何增长,其显著特点是将增长率内生化,故称内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比较集中地讨论了技术进步这一因素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该理论认为一个经济社会的技术进步快慢和路径是由这个经济体系中的家庭、企业在经济增长中的行为决定的。该理论主要代表人物罗默认为,企业通过增加投资的行为,提高了知识水平,知识有正的外部性,从而引起物质资本和劳动等其他要素也具有收益递增的特点。另一代表人物卢卡斯认为,发达国家拥有大量人力资本,经济持续增长是人力资本不断积累的结果。还有的学者强调从事生产过程也是获得知识的过程,即所谓的“干中学”,千中学积累起来的经验使劳动力和固定资产的效率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提高。总之,一句话,技术进步是经济体系的内生变量。

    内生增长理论对现实有着较强的指导意义,依据其观点,政府应当通过各种政策,如对研究和开发提高补贴,对文化教育事业给予支持,用税收等政策鼓励资本积累等,以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