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市场经济是一种竞争型经济体制,市场对社会资源配置有着灵活有效的导向作用,进入市场的各种经济主体,在自身的物质利益的驱动下,对市场信号反应灵敏,能够通过市场价格的涨落适应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把资源配置到最需要的地方,实现高效、合理、优化组合的目标。显然,市场竞争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使其接受优胜劣汰的考验;市场竞争促进技术进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即只要市场存在充分的自由竞争和完全信息,理性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就能在价格机制的诱导下做出准确的决策,这样的决策能使整个社会的资源达到最优的配置。
然而,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市场机制经常表现出许多自身不能克服的缺陷,从而无法使资源达到最有效的配置,否则,淮河水不应该会出现污染,更不会污染越来越严重,显然水资源污染并不是资源最优配置的表现。这种情况被称为“市场失灵”。市场失灵产生于公共物品、外部性、垄断与信息不对称。
市场失灵是指由于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和信息不对称等原因,资源配置不能达到最优,即资源配置低效率或无效率的状态。市场失灵主要表现在:第一,垄断阻碍了市场机制的作用,使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第二,在市场机制中,市场机制往往无法解决伴随经济活动而产生的外部性负效应的影响。第三,市场无法有效地提供公共物品。第四,消费者和生产者的信息不完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