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资本的需求与对劳动力的需求是类似的,资本的需求曲线就是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不过,资本的价格表现为利息,而劳动力的价格表现为工资。
为什么对资本应该支付利息呢?经济学家认为,人们普遍具有一种时间偏好,即在未来消费与现期消费中,人们是偏好现期消费的。即现在多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大于将来多增加一单位消费所带来的边际效用。之所以有这种情况,是因为末来是难以预期的,人们对物品未来效用的评价总要小于现在的效用,因此,放弃现期消费把货币作为资本就应该得到利息作为报酬。
为什么资本也能带来利息呢?经济学家用迂回生产理论来解释这一点,迁回生产就是先 生产生产资料(或称资本品),然后用这些生产资料去生产消费品。迁回生产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迁回生产的过程越长,生产效率越高。例如,原始人直接去打猎是直接生产,当原始人先制造弓箭而后用弓箭去打猎时就是迁回生产。用弓箭打猎比直接打猎的效率要高。如果延长迁回生产的过程,先采矿、炼铁,然后制造出猎枪,用猎枪打猎,那么效率就会更高。
现代生产的特点就在于迁回生产。资本使迁回生产成为可能,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这种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资本具有净生产力就是资本能带来利息的根源。
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因此,可以用投资来代表资本的需求。企业借人资本进行投资,是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这样投资就取决于利润率与利息率之间的差额。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额越大,即利润率越是高于利息率,纯利润就越大,企业也就越愿意投资。反之,利润率与利息率的差额越小,即利润率越接近于利息率,纯利润就越小,企业也就越不愿意投资。这样,在利润率既定时,利息率就与投资呈反方向变动,从而资本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横轴表示资本K,纵轴表示利息,资本的需求曲线也是资本的边际产品价值曲线。
2.资本的供给
资本的供给主要来自储蓄。人们进行储蓄,放弃现期消费是为了获得利息。利息率越高,人们越愿意增加储蓄;利息率越低,人们就越要减少储蓄。这样,利息率与储蓄呈同方向变动。
3.资本要素市场的均衡
在市场经济中,可贷资金的需求包括个人的消费需求、企业的投资需求、政府支出的需求与外国在我国融资的需求。可贷资金的供给包括个人与企业的储蓄、政府的财政盈余储备、从国外流人的资金以及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资金需求增加或者资金供给减少将会拉高均衡利息水平;反之,则降低均衡利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