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医学院成考函授《经济学基础》学习课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院校:甘肃医学院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3-02 13:37:50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观察人们的行为和心理,可以发现一个规律性现象:当我们越来越多地消费一种物品时,获得的额外(边际)满足程度会下降。例如,一个饭量较大的人吃馒头,当他非常饿时,吃第一个馒头觉得最香,最好吃,效用很大;再吃第二个馒头觉得也不错,好吃,效用也不小;吃第三个馒头时已经快饱了,觉得馒头也就那么回事吧,效用开始变小了;吃第四个慢头时,吃不吃都无所谓,效用等于0;如果再吃第五个馒头,就会肚子发胀,消化不良,产生负效用(带来痛苦)。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一种情况:总效用先逐渐地递增然后递减;边际效用一直递减。这种情况普遍存在于一切物品的消费中,我们称之为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以表述如下:随着一个人所消费的某种物品数量的增加,其总效用虽然相应增加,但物品的边际效用随所消费物品的数量的增加而有递减的趋势。

    当边际效用为零或负数,总效用就不再增加以至减少。所谓边际效用为零或者负数,表示消费者此时对消费产品不再感到满足反而会引起痛苦和损害。正如爱吃苹果的人不会在同一时间内无限量地吃下去,因为他会发现,第二个苹果的味道总不如第一个好,而第三个苹果又不如第二个苹果味道好,最后一个革果的味道是最差的。

    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我们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一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消费一种物品的数最越多,即某种刺激的反复,使人心理上的满足或心理上的反应减少,从而满足程度减少。

    二是物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每一种物品都有多种用途,这些用途的重要性不同。消费者总是先把物品用于最重要的用途,而后用于次要的用途。当他有若干这种物品时,把第一单位用于最重要的用途,其边际效用就大,把第三单位用于次重要的用途,其边际效用就小了。以此顺序用下去用途越来越不重要,边际效用就递碱了。例如;在仅有少量水的情况下(如在沙漠或航海中),人们十分珍惜地饮用,以维持生命,水的边际效用很大。随着水量增加,除满足饮用外,还可以用来洗脸、洗澡和洗衣,水的重要性相对降低,边际效用相应减小。

    总之,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西方经济学在研究消费者行为时用来解释需求规律(定理)的一种理论观点。根据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消费者在对某商品的最初消费中所获得的效用最大,其欲望最强,消费者愿意付出较高的价格。随着消费数量的递增,边际效用在递减,获得的效用在递减,消费者愿意付出的价格越来越低。当然,它的有效性要以假定人们消费行为的决策是符合理性为其必要前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