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建筑大学成考函授《实用社交礼仪》学习课程一馈赠的原则

院校:安徽建筑大学继续教育 发布时间:2025-07-02 09:41:10


    馈赠的原则

    人们馈赠礼品是想表达对受礼者的敬意和祝颂,成功的馈赠能使人际交往锦上添花,而失败的馈赠却有可能弄巧成拙,“好事变坏事”。因此,研究和把握馈赠的基本原则,是馈赠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前提条件。

    1.礼品的轻重

    通常情况下,礼品的贵贱厚薄,往往是衡量交往人的诚意和情感浓烈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礼品的贵贱厚薄与其物质的价值并不总成正比,因为札物是言情寄意表礼的,它仅仪是人们情感的寄托物,人情无价而物有价,有价的物只能寓情于其身,而无法等同于情。也就是说,就礼品的价值含最而育,礼品既有其物质的价值含量,也有北精神的价值含量。

    “千里送鹅毛”的故事,在中国妇孺皆知,被标榜为礼轻情意重的楷模和学习典范。

    “折柳相送“也常为文人所津津乐道,,因为柳的寓意有三;一为表示挽“留”:二因柳枝在风中飘动的样子如人惜别的心绪;三为祝感发人如柳能随遇而安。在这里,如果仅就这些礼物本身的物质价值而言,的确是很轻的,对于受礼人来说其至是微乎其微的,然而它所寄寓的情意则是浓重的。人们提倡“君子之交陵如  水”、提倡“礼轻情意重”。但是,当大家因种种原因陷人“人情债务链“时,则既要注意以轻礼寓重情,又要人乡随俗地根据馈赠的目的和自己的经济实力,择定不同轻重的礼物。对于那些人情礼轻重的把握尺度,目前国内常以个人收入的1/3为最上限,下限则视情而定。总之,除非是有特殊目的的馈赠,其他馈赠礼物的贵贱厚薄都应以对方能愉快接受为尺度。

    2.送礼的时机

    就馈赠的时机而言,及时适宜是最重要的。中国人很讲究“雨中送伞”、“雪中送炭”,即十分注重送礼的时效性,因为只有在最需要时得到的才是最珍贵的,才是最难忘的。因此,要把握好馈赠的时机,包括时间的选择和机会的择定。一般说来,时间贵在及时,超前滞后都达不到馈赠的目的;机会贵在情感及其需要的程度,“门可罗雀”时和“门庭若市”时,人们对馈赠的感受会有天壤之别。所以,对于处境困难者的馈赠,其所表达的情感就更显真挚和高尚。

    有一篇《影星与狗》的文章,记载了这样一个感人的故事:国际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十分爱狗。多年来一直养着一只名叫杰西的长耳罗塞尔梗小猎犬。白天,杰西那无忧无虑和温柔的品性,令赫本感到平和,夜晚,杰西暖融融地依偎在赫本的脚务,伴她人睡。然而,有一天,杰西误吃了毒药,很快就死了,赫本爱犬心切,竞无法控制自己,一连数日,终因悲伤过度而一病不起。这时,她的朋友克里斯多夫,格里文森托人给她送来了又一只长耳罗塞尔狗,它叫彭妮,小巧玲现,毛色白亮,十分可爱。彭妮给了赫本无限的慰籍,赫本说;“彭妮不仅使我恢复了键康,也赐给我无限的幸福,它真是来自天堂的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