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管理的含义
管理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起源于人类的共同劳动,并且随着人类共同劳动的不断演变以及人类社会的变迁与进步,它的内涵不断扩展,外延不断延仲。由于人们研究问题的立场方法、角度不同,对管理的概念有许多不同的解释,但这些都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管理包括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四项基本活动。这四项基本活动也称为管理的四大基本职能。
(2)管理是通过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即围绕组织目标,使组织的各类资源的利用和谐化、活动同步化。
(3)管理是协调组织资源以使组织成员更高效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根据以上三个方面的内容,管理可以定义为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和领导等环节,协调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以期高效率地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管理的性质 管理的性质主要包括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1)管理的二重性。
管理的二重性是指管理所具有的合理组织生产力的自然属性和为一定生产关系服务的 社会属性。马克思认为,由于生产过程本身具有三重性,决定了经济管理的二重性一一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管理的自然属性也称管理的生产力属性或一般性,同生产力相联系,由生产力决定。在管理过程中,为有效实现企业目标,管理者要对人、财、物等资源合理配置,对产品供销及其他职能活动进行协调,以实现生产力的科学组织。这种组织生产力的管理功能,是由生产力引起的,反映了人同自然的关系,故称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同时,管理又具有明显的社会属性,任何一种管理方法、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的出现总是带有时代的烙印,其有效性往往同生产力水平及社会历史背景相适应。实践证明,不存在一个适用于古今中外的普遍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学习和运用某些管理理论、原理、技术和手段时,必须要结合本国、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才能取得预期效果。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话动过程,存在省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管理是一门科学,它是以反映管理客观规律的竹理理论和方法为指导的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管理的艺术性是指一切管理活动都应具有创造性。管理没有一成不变的模式,没有放之四海而皆适用的灵丹妙药,特别是针对一些非程序性的、企新的管理对象更是如此。管理人员必须在管理实践中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利创造性,因地制宜地将管理知识与具体管理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 和方法外,还要灵活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
因此,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种艺术,是科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体。不注重管理的科学性,只强调管理的艺术性,管理工作会变得很随意;不注重管理的艺术性而只强调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科学将会是僵硬的教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