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学院成考函授《广告策划与创意》学习课程—通俗性原则

院校:贵州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5-02-20 09:44:00


    通俗性原则

    广告应遵循通俗性原则,同时要求通俗必须具有相对性和对等性。

    1.广告产生效果的前提是通俗易懂

    广告产生效果的前提是消费者要知道广告在说什么,才能决定自己购买的趋向。如果消费者对于广告不能理解的话,那么广告的效果就亳无作用。广告内容通俗可方便消费者看得懂广告,便于消费者对广告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为较好的广告效果提供前提。

    广告的本质是信息传播,传播模型有发送者、接收者、编码、解码等要素,要使广告信息有效地传播,发送者不仅仅要考忠自身的编码工作,而且还要考虑接收者的解码方式,考虑接收者的解码能力和水平。如果接收者的解码方式出现障碍,信息的传播就无法顺畅进行。

    2.通俗的相对性和对等性

    一般来说,广告都有特定的目标受众,有的产品目标受众范围小一些,而有的则非常宽泛,如一些日化用品、饮料食品、家电等。广告是给目标受众看的,以目标受众的能够接受和理解为原则。目标受众如果能够理解,那么就说明广告创意在通俗方面做得比较好,至于日标受众以外的其他人是否能够接受,那井不是我们关注的要点。要想更好地理解通俗的相对性和对等性,主要应把握三个方面的差异性,那就是知识水平差异、文化习惯差异、经验背景差异。

    1.知识差异

    不同的广告受众之间的知识水平差异是非常大的,而知识水平又决定了受众对信息的解码能力,因此在广告创意的通俗方面要重点考虑受众的知识水平差异,对于受众面较广的大众化消费品要尽可能通俗、简洁、易懂。而对于受众面较小的商品广告,则要区别对待。比如,化肥、农药等农业用品,其受众群是农民朋友,那么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创意广告需要运用通俗的语言和画面来告诉他们这些产品能够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

    2.文化差异

    广告所面对的每一个消费者都是在一定的文化环境中成长和生活的。这种文化环境影响着消费者的生活方式、消费习惯、审美感受、价值判断、理解方式和接受特点。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语言、风俗、习惯,同样的广告创意对于不同地区的受众来说,理解程度与难度也是不一样的。

    3.背景差异

    每个受众群体都有自己的社会经验、生活阅历、职业爱好等,这些都意味着不同的受众群体有不同的经验背景,对者同一个广告,很可能因为受众经验背景的不同而在理解难度上产生差异。

    作为广告创意人员不能完全从自己的角度出发来考虑广告的通俗性,而是要从消费者角度考虑他们的经验背景,很多简单的问题对于特定消费者就不一定简单。例如,年轻人每天都和计算机相伴,知道上网、网上购物等;而年纪大的人,由于生活的年代影响,生活方式不容易发生改变,可能对现在新潮的东西无法理解。这就需要广告创意人员在创意中运用受众熟悉的元素来帮助消费者对广告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