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成考函授《广告策划与创意》学习课程—中国CI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院校:兴义民族师范学院 发布时间:2025-02-19 11:35:14


    中国CI产生与发展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末,CI开始被人关注,并且关注的范围极广。虽然这种关注并不准确和完全整,但也值得关注。总结其受关注的原因有两点:①竞争激烈;②传播广泛。首先,从竞争的角度看,中国市场的发展有4个阶段。

    (1)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改革开放以后进入市场竞争的第一个阶段,此阶段的竞争多数会就是价格的竞争。因为老百姓生活并不富裕,买东西希望买最便宜的东西。

    (2)20世纪80年代初,老百姓的生活开始逐渐富裕起来,并且逐渐明白一个道理:好货不便宜。于是,中国市场的竞争进入第二个阶段:质量竞争。这时候质量好,贵一点值得,同时,国外的产品普遍受人欢迎。

    (3)20世纪80年代末,中国的竞争逐渐激烈,很多产品的质量都很好,此时的竞争转向了品牌的竞争,当时有很多企业为了发展品牌做了很多的努力,这些企业到现在差不多都成为行业佼佼者。

    (4) 20世纪90年代初期至今,中国企业竞争进入第四个阶段:淘汰竞争。从价格到质量、品牌再到淘汰,所谓淘汰竞争是以占有市场更多的份额来挤垮同行作为竞争目的的竞争。以20世纪90年代的国内电视机品牌大战为例,挑起这个竞争的企业之一是长虹。长虹从1996年上半年开始价格普遍下调,挑起一场电视机价格大战,长虹最高调价幅度高达18%,康佳紧跟而上,最高调价幅度高达20%。长虹高唱“太阳最红,长虹最亲”;康佳的口号是“谁能够升起,谁就是太阳”。这两家企业的调价,导致像TCL、熊猫这些厂家纷纷不得不加入竞争。这个竞争导致两个结果,一个结果是大最的、小型的电视机厂倒闭,另一个结果是这些厂家成为它们的配套企业,或者是转产别的行业,中国的品牌开始向大企业集中。显然,淘汰竞争的激烈程度和悲壮程度都是以往没有过的。

    由此可见,我国的企业家确实需要全面的谋划。怎么谋划?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CI是企业发展谋略的一个重要手段,并且要把握好对策,即“三三三制”。

    (1)第一个“三”是三个本,一个是成本,一个是人本,一个是资本。

    第一是要参与竞争,一定要将成本降下来,在管理上下功夫。第二是人本要用好。正如有人说得好:“当人发现第一罐金子以后,除了钱不是钱,什么都是钱。”当你经过原始积累之后,融资问题已不是问题,尤其是在中国,现在人才机制还没有完善,企业很难留住人才。第三是资本。企业光靠自身积累发展很慢,企业需要一个跳跃性的发展,这需要较雄厚的资本做后盾。

    (2)第二个“三”是权力、智力、潜力。就是企业能不能用好权力、智力,他不他挖掘潜力。

    ①用好权力。所谓权力,就是要得到政府的支持,很多企业听到政企分开很高兴,这只对了一半,因为实质上权力是一种财富,中国企业如果不善于和政府搞好关系,不善于得到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发展肯定受到影响。亚洲四小龙之中,品牌培植最成功的就是韩国,韩国现代汽车的年产量180万台,比我国所有的产量还要高,它们培植的重要因素就是政府的支持。

    ②能不能用好智力。国外有种说法就是资

    本在1000万美金以上的企业,必须有外循环系统,就是要有外脑,要想办法得到专家,得到专业人士的指导,跟着感觉走非常危险。不如跟着科学走。与其付学费不如请专家。过河可以摸着石头过,但是现在下海了,摸着石头过海,肯定会被淹死,这个时候需要有导航系统。

    ③用好潜力。把企业的各种优势盘点清楚,将之用足用好。

    (3)第三个“三”就是名人、名牌、名企业。

    企业一定要培育一大批名人。比如,SOHO中国集团的潘石屹、新东方英语的俞敏洪等这些商界著名的人物都是企业宝贵的财富。企业培植名牌同时使企业成为著名的企业,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  之地。

    要把各种优势条件用起来,CT就是我们该用的优势之一。我们开什么研讨会,都喜欢实出它的作用。CI的确很有用,但是它不是万能的,只是企业发展中的辅助因素,是企业可供利用的重要资源之一。不相信CI是错误的,迷信CI同样也很危险。

    过去,我们电视很少,报纸也很少,现在,世界开始步入一体化的趋势。美国人一天要看到1500个广告,其中他只能注意到150个,记住15个。在高度的信息传播中能不能让别人尽快知道你,记住你,然后消费你的产品,对企业来说都是一个难题。

    在这样的传播方式之下,如果不懂得按照C1的原则进行传播,你大量的广告就浪费神了。现在打一个市场,拿几百万去打,如果不会打,几百万下去,可能一点反应都没有。中国现在大量的宜传就像炸鱼一样。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企业家确实需要考虑如何把信息传递到最前位,尽可能地减少浪费。CI就是在这样的氛围下产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