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1日至8月2日,由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主办的“2025年硕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予点建设会议”在云南昆明举行。来自全国340余家研究生培养单位的近1000名专家学者、研究生教育管理者及行业代表参加会议,共同探讨新时代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新路径。我校刘海清副校长参加会议。
会议认为,研究生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顶端和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高层次人才自主培养、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服务现代化强国建设的使命。学位授予单位及其授予点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工程,是建设研究生教育强国的根基所在。本次会议设置十大议题,从理论到政策实践,从人才培养定位到质量保障体系,从导师队伍到数智赋能,从“双一流”建设到新增学位点发展,覆盖了学位授予单位及授予点建设的核心环节和前沿领域。西北工业大学、同济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西安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评估委员会等高校及机构专家学者作主旨报告。会议围绕“研究生学位点与学科建设”“研究生招生培养与学位授予”“数智赋能与管理范式转型”“新增学位授权建设”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
刘海清副校长应邀作题为《边疆民族地区工科院校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与思考》的专题报告,报告立足边疆民族地区实际,以新疆工程学院为案例,从学校办学历程与特色、学位授予单位建设必要性与可行性、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举措和几点思考等方面进行工作交流,分享了我校在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设中的经验与做法,为下一轮拟申报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高校提供了可推广借鉴的实践范式,引发与会专家高度认同与热烈反响。
2024年,我校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资源与环境、材料与化工两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开启了我校研究生教育之旅,办学层次实现历史性飞跃。此次受邀作会议交流,充分说明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对我校新增硕士学位点建设工作的认可及对未来研究生教育工作的期待。同时也充分彰显学校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扩大了学校的办学影响。学校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优化学科布局,创新研究生培养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全国高校的协同创新,推动我校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迈向新台阶,为新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高层次应用创新型人才,助力我校早日建成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信息来源:新疆工程学院校园新闻 通讯员:研究生处车磊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