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西学院函授《文学概论》学习课程-各种社会要素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院校:河西学院 发布时间:2021-03-06 11:48:04

    各种社会要素与文学之间的相互影响

    文学存在于社会这个大系统中,必然会受各种社会因素的影响,下面具体介绍几个对文学发展影响的主要因素。

    (一)经济是文学发展的最终决定因素

    第一,经济条件是人类从事文学活动的基本前提。人们首先要解决吃、穿、住、行,然后才能解决其他问题。物质生活是精神生活的基础,也是文学艺术生存发展的生活保障。

    第二,经济的发展导致社会分工,一方面极大地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与进步,另一方面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使广大劳动人民的艺术才能受到压抑,使文学走向贵族化。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文学都是属于贵族的特殊活动,劳动人民被排除到文学艺术之外。

    第三,经济的发展推动社会的发展演变,社会制度、人际关系、价值观念、社会思潮也都随之变化,这些都直接影响到文学的性质、内容和发展方向。

    第四,作为生产力第- .要素的科学技术的发展促成了文学传播的,进步,它对文学的表现形式和作品的流通方式与范围产生重要影响,进而会影响到整个文学的发展。比如网络传播的出现已经并将继续促使文学形式发生革命。

总之,以上四个方面表明经济的发展对文学发展有着直接的影响。

    (二)政治与法律对文学强制性的巨大干预作用

    第一,统治者的政治统治和政策所造成的政治环境的严酷与宽松,直接决定了文学发展的历史命运。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双百”方针的出现曾经使文学艺术出现过欣欣向荣的局面;但在“文化大革命”中,文坛上就呈现出一片死寂,除了样板戏和“三红一创”,几乎没有多少文学作品可供阅读。

    第二,政治斗争(在阶级社会中主要表现为阶级斗争和民族斗争)成为社会的主要矛盾时,往往成为文学表现的重大内容,影响一个时代作家的审美意识。如一个社会在腐败盛行的时候,清官就会成为文学艺术表现的主题; 一个国家受外敌人侵的时候,爱国主义就成为文学艺术的主要表现内容,在20 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我国曾经出现过一大批优秀的爱国主义文学作品,如老舍的(四世同堂)、曹禺的《北京人)等,都在不同层面上反映社会的广度和深度。

    第三,政治思想对作家审美意识的影响和渗透。如(水浒传》的忠义思想和《三国演义》的正统观念,是当时政治思想对作家审美意识的影响在文学作品中的反映。

    (三)道德评价影响文学的社会价值取向

    道德是调节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利益关系的行为准则与规范的总和,对人的影响是通过社会舆论的评价导向功能来实现的,具有非强制性的特点。它负载着浓厚的文化历史内涵,是对现存社会价值的肯定与维护机制。

    道德对文学的影响主要通过影响人们的审美理想指向文学作品的内容,道德类型的主题在文学作品中占有很大比例。如托尔斯泰的作品《复活》基本是一本宣扬上帝之爱的道德教科书;另一部《安娜.卡列尼娜》更渗透着对道德与人性的深度思考和阐释:安娜在人性解放和道德约束的岔口上难以取舍,最终还是被虚伪的社会逼迫上了绝路。进步文学的审美超越性要求作家在维护社会良好道德的同时,勇于揭出滞后社会发展的落后道德的病苦,引起社会的关注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