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资源性国有资产管理的意义
(一)有利于维护国家主权
国家主权是国家对内高于一切和对外保持独立自主的固有权利。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主权在经济上的体现。它表明:国家对其主权范围内的所有经济资源拥有权利,具体表现为国家对主权范围内的自然资源履行管理职能。因此,凡是在国家主权范围内自然界天然形成的,并且成为资产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草原资源、水资源、水产资源、海洋资源、海岸带资源、野生动物资源、风景名胜资源等)都属于国有资源性资产。可见,国家经济主权是国家拥有资源性资产的理论依据。加强国有资源性资产的管理对于维护国家主权具有重要意义。自然资源是间接的生产要素,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因此,自然资源的所有权必须归国家所有。加强国有资源的所有权管理,是维护国家主权的根本利益,保证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社会商品的生产纳人市场经济的轨道。自然资源是商品生产的基本要素,也应当符合商品经济的原则。因此,国有资源应当作为商品进入市场,实现资产化和商品化。加强国有资源的价值管理,对于建立完整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促进我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
对自然资源的需求是对最终消费品需求的一种派生需求。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自然资源的供给影响和制约着社会商品的生产。自然资源的供给往往是有限的,而通过对最终消费品的需求而派生的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往往是无限的。自然资源的供给往往低于社会商品的生产对自然资源的需求。因此,必须对国有资源进行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使有限的资源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生产的需要,避免国有资源在开发利用中的损失与浪费。
(四)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
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指国民经济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它要求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挖掘资源潜力,充分运用市场机制和经济手段配置资源,实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资源节约型经济发展。加强国有资源管理,有利于实现自然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使资源开发、资源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发展。
(五)有利于生态与环境保护
国民经济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开发,而自然资源的开发与社会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既要考虑经济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社会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只有重视社会生态和环境的保护,才能保证人类社会生存条件的不断改善。因此,加强国有资源的管理,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国有资源的开发利用,使国有资源的开发符合客观规律特别是自然规律的要求,对于实现社会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