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部门能够抑制垄断、鼓励竞争
垄断和竞争是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对矛盾体。无疑,垄断的经济效率要远远低于竞争,因此,维持经济良性运行,就必须抑制垄断,鼓励竞争。针对垄断原因导致的市场失灵,政府干预的方式主要有:
1.制定反垄断法
垄断的原意是独占,即一个市场上只有一个经营者。反垄断法,顾名思义就是反对垄断和保护竞争的法律制度。它是市场经济国家基本的法律制度。
美国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已经颁布 了反垄断法。1865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后,随着全国铁路网的建立和扩大,原来地方性和区域性的市场迅速融为全国统-的大市场。 大市场的建立一方面推动了美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也推动了垄断组织即托拉斯的产生和发展。1879 年美孚石油公司成立,即美国石油业第一个托拉斯,托拉斯从此在美国成为不受控制的经济势力。过度的经济集中不仅使社会中下层人士饱受垄断组织滥用市场势力之苦,而且也使市场普遍失去了活力。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在19世纪80年代爆发了抵制托拉斯的大规模群众运动,这种反垄断思潮导致1890年《谢尔曼法》(Sherman Act)的诞生。《谢尔曼法》是世界上最早的反垄断法,从而也被称为世界各国反垄断法之母。此后,美国还出台了《克莱菜顿法》(Clayton Act,1914 年)、《联邦贸易委员会法》(Federal Trade Commission Act,1914年)、《罗宾逊帕特曼法》( Robinson-Patman Act,1936年)、《惠特一李法 》(1938年)、《塞勒一凯弗 维尔法》(1950年)等反托拉斯法。
在美国传统反垄断法里,市场份额是判断被告是否享有市场垄断力最好的证据。根据美国的判例,占80%的市场份额或更多的事实本身就构成了《谢尔曼法)第2条要求的垄断力的程度,只有当被告市场份额占50%到80%之间时,才需要根据一些诸如市场结构、企业政策、行为等辅助因素来综合判断。1911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宣判“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Rockefeller's Standard Oil)解体。1984 年,美国电报电话公司(AT&T Corp. )被肢解,因为政府方面判定该公司垄断了地方和长途电话业务以及设备的市场。2000 年6月7日,微软被分解为两个独立的公司,一个专营电脑操作系统,另一个则经营除去操作系统外微软目前所经营的其他内容。这次反垄断案,是美国政府50多年来掀起的最大一起针对企业的反托拉斯案。
其他发达国家二战后也纷纷建立了反垄断法,如日本在1947年颁布了(禁止私人垄断和确保公正交易法》,德国于1957 年颁布了《反对限制竞争法》。1958年生效的《欧洲经济共同体条约》第85条至第90条是欧共体重要的竞争规则。此外,欧共体理事会1989年还颁布了《欧共体企业合并控制条例),把控制企业合并作为欧共体竞争法的重要内容。意大利在1990年颁布了反垄断法,它是发达市场经济国家中颁布反垄断法最晚的国家。现在,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所有成员国都有反垄断法。据统计,世界上目前颁布了反垄断法的国家大约有84个。
20世纪8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对反垄断法普遍不感兴趣,主要原因题,这些国家的许多产业部门或者主要产业部门是由国有企业经营的。为了维护国营企业的利益,国家自然就会在这些部门排除竞争。此外, 当时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不允许企业间开展竞争,这些国家自然电没有制定及费断法的必要性。80 年代后期以来,随着世界各国经济政策总的导向是民营化,减少政府行政干预和反垄断,各国反垄断立法的步伐大大加快了。发展中国家之所以积极制定和颁布反垄断法,主要的原因是国有垄断企业的经济效益普网不能令人满意。
反垄断法目前在我国还是一种全新的法律制度。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实行计划经济,把竞争视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无政府状态,认为竞争对社会生产力会造成严重的浪费和破坏,因此不可能建立一种崇尚竞争和反对垄断的法律制度。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我国企业的规模化愈见加强,在许多产业都已经出现垄断现象。1994年,我国制定了第一部竞争法法律《(反不正当竞争法),1997年又制定了(反倾销与反补贴条例》, 2007年8月制定了(反垄断法》。
2.公共管制
在自然垄断行业中,由于企业取得了垄断地位,可以凭借华断特权制定高于市场均衡价格的价格,并使产量低于均衡数量。垄断企业利用垄断权力操双市场将导致社会福利的损失。因而,为促进效率改进和社会福利的增进,政府必须对自然垄断进行进人管制与价格管制。价格管制即由政府出面确定自然垄断企业产品或者服务的价格或收费标准或者规定价格变动幅度。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英国、日本等经济发达国家,对电信、电力、铁路运输、管道燃气和自来水供应等具有网络特征的自然垄断行业,实行政府管制体制改革,允许一部分新企业进人自然垄断行业,积极培育市场竞争力量.发挥市场竞争机制作用,打破了长期以来由个别企业垄断经营的格局,提高了企业活力和经济效率。90 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自然垄断行业进行了初步改革,采取了政企分离、放松进人管制、培育市场竞争力量推行股份制等改革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我国的政府管制改革还处于初始阶段,在投资管制.价格管制、进人管制和企业竞争行为管制等方面都面临着许多实际问题。